原文来源:Variety(作者:Matt Donnelly)|翻译 / 整理:本博客(GEEKSHINE)
原文链接Disney’s Boy Trouble: Studio Seeks Original IP to Win Back Gen-Z Men Amid Marvel, Lucasfilm Struggles

提起迪士尼,人们总会想到《灰姑娘》《睡美人》里寻找王子的公主 —— 但现在,迪士尼自己也在 “寻找” 一群关键受众:13-28 岁的 Z 世代男性。据 Variety 多方消息源透露,近几个月来,华特迪士尼影业高层正频繁对接好莱坞创作者,迫切希望推出能真正吸引这一群体回归影院的电影作品。

一、不止迪士尼:Z 世代男性,最难抓的 “影院钉子户”

其实,所有电影公司都在绞尽脑汁把年轻观众变成 “常客”,但 Z 世代男性堪称其中 “最难啃的骨头”。多项研究显示,这一群体成长于新冠疫情封锁期,性格更显孤独,且极度沉迷游戏;他们习惯在《堡垒之夜》等虚拟世界里消磨时间,对传统影院的 “固定时长、固定地点” 模式接受度越来越低。

但让行业内制片人、编剧意外的是:迪士尼选择用 “原创 IP” 来破局。要知道,过去近 20 年里,迪士尼靠漫威(钢铁侠、复仇者联盟)和卢卡斯影业(星球大战)这两大 “摇钱树”,早已把各年龄段男性观众 “喂饱”—— 如今放下成熟 IP 转向原创,背后藏着两大 IP 的 “疲软危机”:

  • 星战电影断档 7 年:自 2017 年《星球大战 8:最后的绝地武士》后,星战系列再无电影新作,即便《曼达洛人》电影版已定档明年,粉丝耐心也近乎耗尽;
  • superhero(超级英雄)片失宠:漫威最新推出的《神奇四侠:第一步》,即便有佩德罗・帕斯卡、凡妮莎・柯比主演,且漫威总裁凯文・费奇亲自操盘,票房仍未达预期,可见观众对 “超英套路” 已审美疲劳。

也正因如此,迪士尼开始主动求变:据消息源透露,目前重点征集三类原创概念 —— 宏大的全球冒险故事、寻宝题材,以及万圣节等季节性惊悚片,试图用 “新鲜感” 拉回 Z 世代男性。

二、高管操盘:真人电影部门换血,瞄准 “男性向 IP 复兴”

这场 “挽回 Z 世代男性” 的任务,主要落在了迪士尼真人电影部门负责人大卫・格林鲍姆肩上。这位 2024 年刚从焦点影业跳槽而来的高管,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:迪士尼真人电影已近 10 年没有像样的 “男性向 IP”—— 曾火遍全球的《加勒比海盗》系列虽在开发中,但此前传的 “玛格特・罗比主演版” 已搁置;2023 年重启的《夺宝奇兵 5》更成 “滑铁卢”,3 亿美元制作成本(未算营销)仅换来全球 3.83 亿美元票房,彻底暴露迪士尼在男性向内容上的断层。

为了补短板,格林鲍姆最近挖来了派拉蒙前联席总裁达莉亚・瑟切克 —— 这位 “爆款推手” 曾操盘过《刺猬索尼克》《寂静之地》《微笑》等男性受众占比超 60% 的作品,被业内视为 “精准拿捏年轻男性喜好” 的专家。不过,行业内对这一调整看法不一:有人认为这是格林鲍姆想在真人电影领域 “打上自己的标签”,也有资深从业者向 Variety 直言,“迪士尼动真格找原创,反而说明 IP 依赖症已经到了必须治的地步”。

三、Z 世代不好骗:他们要的是 “共鸣”,不是 “情怀”

对迪士尼来说,“讨好” Z 世代男性的难度,远大于搞定千禧一代(1980-1994 年出生)。
千禧一代是看着《狮子王》《101 忠狗》《星际宝贝》长大的,如今会带着孩子去看这些经典的真人翻拍版 —— 比如今年《星际宝贝》真人电影全球票房破 10 亿美元,男性观众占比超预期,靠的就是 “情怀滤镜”。

但 Z 世代不吃这一套。他们的 “情怀” 不在迪士尼经典 IP 里,而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:华纳兄弟《我的世界》电影全球票房近 10 亿美元,靠的是 “Z 世代小时候玩过的游戏”;2022 年环球《小黄人大眼萌:神偷奶爸前传》引发的 “Gentleminions” 潮流,更是让 Z 世代男性穿西装、打领带包场观影,相关话题在 TikTok 播放量超 50 亿次 —— 这些成功案例证明,Z 世代要的不是 “迪士尼喂来的 IP”,而是能让他们 “主动分享、融入圈层” 的 “社交货币”。

从数据上看,迪士尼目前在 Z 世代观众中的市场份额并不差:2024 年占比 10%,与索尼、派拉蒙持平,比环球高 2 个百分点,但比华纳低 2 个百分点。为了缩小差距,迪士尼还在 “跨圈发力”—— 比如斥资 15 亿美元入股《堡垒之夜》母公司 Epic Games,计划把米奇、星战角色植入游戏;可惜的是,迪士尼并未获得《堡垒之夜》本身的电影改编权,错失了一个 “直接打通游戏与影院” 的机会。

四、IP 神话褪色:迪士尼终于说 “不迷信爆款”

即便如此,迪士尼仍是当下全球票房最能打的公司:去年是全球票房冠军,今年《阿凡达:火与灰》《疯狂动物城 2》大概率会双双破 10 亿美元;过去 16 个月里,迪士尼旗下 4 个厂牌各有一部电影票房破 10 亿美元,这一成绩没有任何同行能企及。

但就是这样一家 “票房王者”,却选择放下 “IP 安全牌”。迪士尼 CEO 鲍勃・艾格在本月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明确表示,“电影部门不会再优先选择现有 IP,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拍出好电影,不管它是不是原创”—— 这番话被业内解读为 “迪士尼承认 IP 神话已过”。

目前,华特迪士尼影业尚未对 “寻找原创 IP 挽回 Z 世代男性” 的计划置评,但一位迪士尼竞争对手的高管向 Variety 坦言:“现在所有公司都该做原创,续集和翻拍只会慢慢耗尽观众的热情。我从没想过会说这句话,但看起来,迪士尼这次真的要从零开始尝试了。”

总结

迪士尼虽仍是全球票房领军者(去年冠军、今年两部影片有望破 10 亿美元),但正遭遇核心困境:13-28 岁 Z 世代男性观众因漫威超英片审美疲劳、星战电影长期断档而流失,且该群体更沉迷游戏、对传统 IP “情怀” 无感。为解决问题,迪士尼采取三大举措:一是放弃 IP 依赖,转向全球冒险、寻宝等原创内容;二是调整真人电影部门团队,引入擅长男性向内容的高管;三是跨圈入股《堡垒之夜》母公司,试图借游戏 IP 触达年轻群体。CEO 鲍勃・艾格的公开表态,进一步确认了迪士尼从 “靠 IP 稳赢” 到 “靠原创破局” 的战略转变,这既是应对当下困境的无奈之举,也反映出全球影视行业 “IP 红利消退、原创回归” 的趋势。